• 张鸣岐:追忆人民的好干部“严”与“实”的精神坐标
  • 追忆人民的好干部张鸣岐
  • 来源 : 辽宁日报     日期 : 2015-11-09    

        编者按 21年前,时任锦州市委书记的张鸣岐同志,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,牺牲在抗洪抢险第一线。1994年8月4日,省政府授予张鸣岐同志“革命烈士”称号,8月11日,省委作出向“党的优秀领导干部”张鸣岐同志学习的决定。

      时至今日,张鸣岐同志“对党忠诚、个人干净、敢于担当”的优秀品质,依然是激励全省广大党员干部敢于担当、主动作为、狠抓落实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
      当前,全省正在深入开展“三严三实”专题教育,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以张鸣岐同志为榜样,大力弘扬严的精神、实的作风,更好地投身到推动全省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。为此,本报今日刊发长篇通讯《“严”与“实”的精神坐标》,共同追忆人民的好干部张鸣岐,敬请关注。

      对大多数人来说,7月14日是很平常的一天,但在凌海市尤山子村村民心中,却是个特殊的日子。

      1994年7月14日,时任锦州市委书记的张鸣岐,就牺牲在洪水险情最危急的尤山子村。

      眼看着7月14日又快到了,76岁的王守珍老人又开始念叨:今年该给张书记送束啥花呢?过去的20年里,每到这一天,她都要去张鸣岐牺牲的地方拜祭一番,献一束花或者摆些水果,再敬个礼。

      这样的拜祭,当年的村党支部书记王守柱也是年年不落。过去因为没有专门场所,村里每年都组织代表,直接到沈阳的公墓去悼念,仅王守柱就去过六七次。“他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”,21年后,王守柱依然这样评价张鸣岐。

      2012年,尤山子村党支部和村民自发筹资捐资,建起了一座4米来高的“鸣岐碑”。“村里谁走到碑前,都会过去看看,哪怕是空着手呢,也上前鞠个躬。那么大的洪水还到坝上去,都是为了我们!一站到碑前,这心里就不好受啊!”说到这儿,王守珍的眼里已闪着泪花。

      在尤山子村,除了“鸣岐碑”,还有一条“鸣岐路”,还有过一所“鸣岐小学”,村民们要世世代代铭记张鸣岐书记。

      从1993年11月28日赴任,到1994年7月14日牺牲,满打满算,张鸣岐在锦州工作不过230天。是怎样的魅力,让这么多人对他怀念了21年,并且还将持续下去?牺牲前,恐怕很少有外地人知道张鸣岐是谁,但在锦州老百姓的心中,却有一笔清晰的账,透过那写满了“为民、务实、担当、廉洁”的“民心账单”,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了,为什么在广大干部群众心里,张鸣岐的分量能有那么重!

      21年过去了,回过头来,人们就会发现,张鸣岐在理想信念、权力观念和生活理念、个人修养等方面的认知与实践,是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三严三实”要求高度契合的。张鸣岐在群众心中的分量,就是由他一生追求和坚持的“严”与“实”铸就的。

      “给人民做牛马的,人民永远记住他”,像张鸣岐这样的党的好干部,人民喜欢!“一些群众生活还那么苦,我们当领导的心里愧得慌。我们要拿出全部力量干好工作,尽快改变这种状况”

      锦州人是通过一件件为民服务的实事,来认识他们的新任市委书记的。

      张鸣岐到任的时候,正是锦州经济最困难时期,很多企业停产半停产,很多职工只能领到生活费,而且又快过年了,张鸣岐看在眼里,急在心上。他立即责成有关部门,挨家挨户了解情况,要求一定摸清困难群众的底数,绝不能漏掉一户。

      春节前每年都组织扶贫帮困,按惯例就是一些部门出钱救济,张鸣岐决定改变一下套路,提议组织市直4100多名机关干部开展一次送温暖活动,让特困群众过个像样年。之所以这样做,张鸣岐还有一点考虑:让干部接受教育,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责任,带领群众尽快摆脱贫困。

      张鸣岐带头捐了200元,并选定市轮胎厂退休工人侯春林作为自己的慰问对象。一走进侯师傅的家,张鸣岐直接坐到炕上,对老人嘘寒问暖。 “家里还有煤烧吗?”

      “有,有。”

      “那这炕怎么还这么凉?”

      侯春林含糊着说:“啊,白天烧的少。”

      看着黑乎乎的屋里几乎没啥像样的家当,张鸣岐鼻子有些发酸,话也说的不太连贯了:

      “你们这些老同志,工作了一辈子,党和政府不会忘了你们,情况总会好起来的……”

      返回途中,眼圈发红的张鸣岐对随行干部说:“一些群众生活还那么苦,我们当领导的心里愧得慌。我们要拿出全部力量干好工作,尽快改变这种状况。”

      那次送温暖活动共慰问了1179户困难职工家庭,在锦州引起了很大反响。

      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,从张鸣岐等党员干部身上,像侯春林这样众多的老工人们,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。

      是啊,不在老百姓最需要的时候出现,还要党的干部干什么呢?

      1994年5月初,凌海遭受特大暴风袭击,两万多亩蔬菜大棚很多被“掀开了盖儿”。张鸣岐挨家挨户察看灾情,一些农民反映最缺塑料薄膜,他当即表态,“我想办法解决”,说罢立即返回锦州落实。次日上午,20多吨崭新的薄膜送到受灾农民家里时,许多人含着眼泪说,这才是为群众办事的好领导啊!

      张鸣岐常说,衡量一个干部工作的好坏,首先要看群众是否满意,因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唯一宗旨。

      正是心中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烈的宗旨意识,驱使着张鸣岐无怨无悔地为群众的利益忙碌着、奔走着、奉献着。

      “那时候,张鸣岐经常说的一句话,就是‘我是市委书记’。”锦州军分区原参谋长王玉民回忆当年时这样说。张鸣岐到锦州后没住在给他安排的宾馆,而是住进了军分区宿舍,与王玉民有过7个月的朝夕相处。“他说自己是市委书记,不要摆架子,而是时刻牢记着市委书记的责任,就是要为人民做事。”

      1994年4月,黑山县农民岳敏正在地里忙活,见一些人走过来就迎上去,有人介绍这是市委书记张鸣岐。市委书记,那可是岳敏今生见过的最大的官,但感觉他一点架子都没有,像唠家常一样问这问那,当听到因为供不起,孩子都辍学了时,张鸣岐说,不上学将来成文盲,当父母的有责任,他主动提出帮孩子解决上学问题。

      “我这人心直口快,随口跟了一句,‘你说完完事了,我上哪找你去呀’。”让岳敏没想到的是,张鸣岐立即把电话号码留下了,好像还有家庭住址。

      “他这个官吧,属实地是为人民服务的”,21年后,岳敏依然满怀感慨。

      不论是肩负重任还是身处险境,张鸣岐心里装的始终是群众。面对锦州那场罕见的特大洪水,他想着群众的安危,却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。

      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,这样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殷殷的为民情怀,能使人无比勇敢而又无所畏惧!

      张鸣岐说过,如果每个党员抽出的丝都是合格品,党旗就不会变色;如果每个党员干部发出的音都是正音,国际歌就不会变调。他始终把自己当成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吐丝不止的“蚕”。

      “春蚕到死丝方尽”,张鸣岐做到了。“别只想着讨功摆好,多给群众办点实事比什么都重要”

      张鸣岐走过很多领导岗位,无论在哪个岗位上,他都不喜欢坐着听汇报,更喜欢到群众中去搞调研。

      上世纪90年代初,遍地人力三轮车(当地人习惯叫“神牛”)曾是锦州一大特色,最多时有近5000辆。有关部门认为“神牛”既妨碍交通,又影响市容,建议取消,结果引发大量车主上访。有人说干脆来一次专项行动,彻底解决“神牛”问题。

      “张鸣岐当时很着急,就想着尽快找到解决办法。”时任锦州市委常委、秘书长的张绍文回忆说。

      为摸清实情,做好决策,张鸣岐微服坐了好几次“神牛”之后,对问题有了更切实际的考虑。

      在市委市政府联席会上,关于是否取消“神牛”,两方面意见针锋相对。这时候,张鸣岐说话了:“蹬‘神牛’的人,绝大多数都是下岗职工,他们蹬‘神牛’是被生活所迫。‘神牛’确实造成了一些社会问题,但也要看到这里也有我们管理不到位的原因。跟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相比,其他的问题都是小事。”

      张鸣岐提出:在企业状况没有明显好转的情况下,暂不取消“神牛”,但要加强管理,防止引发其他问题,同时千方百计为下岗职工和困难群众谋出路,帮助他们渡过难关。

      “神牛”没被取缔,但经过有效治理,过去的乱象减少了,一些困难群众还优先办好了牌照。不久,锦州又多出了许多夜市,那是专为群众开辟的新的“来钱道”。

      一切从实际出发,是张鸣岐工作中始终坚持的思想路线。不为“面子”丢了“里子”,谋事实,创业实,做人实,“实”是张鸣岐一生的追求。张鸣岐的“实”,使许多工作都打开了新局面。

      1994年春,省里的卫生检查团到了锦州,几天下来对情况很满意。一位检查团成员碰到张鸣岐时说,锦州的城市卫生搞得不错呀。张鸣岐却认真地说,这不是锦州的实际情况。你们到的地方,全是锦州的好地方,就像北京长安街一样,那是脸面,能差吗?他随即领着检查团,来到不久前散步时到过的脏乱差地段说,锦州的市容市貌、卫生条件确实还不太好,但我们一定会努力工作,让它好起来。

      对张鸣岐的这一举动,有的人不以为然,风言风语的也有,“不就是应付一下检查嘛,还至于这么认真。”

      张鸣岐却不这么想,他说:“别只想着讨功摆好,多给群众办点实事比什么都重要。”事后,锦州开展了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,还启动了一项街路整治工程。不久,一些地方新建了厕所,旧有的厕所也变干净了。

      自我“亮丑”,真心干事,张鸣岐平生最讨厌搞花架子和形式主义,他经常和干部讲,要讲真话、办实事。

      1993年11月27日要下班时,忙了一天的张鸣岐把沈阳市政法委机关干部召集到一起说:“我要调到锦州工作了,明天走,我感谢大家,也希望我们在不同的岗位为党和人民多作贡献”,整个告别过程也就10来分钟,只是在大家的要求下,才照了张合影。

      这就是张鸣岐的做派!

      当时的锦州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刘广富感受更深:“机关里一些虚无缥缈、讲排场的事,张鸣岐都反对,迎来送往和一般的剪彩,他都不去”,半年下来,刘广富就攒了厚厚一沓子请柬。

      在张绍文的印象中,张鸣岐从来不闲着。他都忙些啥呢?

      1994年春,张鸣岐做了个手术,医生说至少9天才能出院,可他非要5天:“我一躺下,满脑子就是锦州,住院时间太长,我实在受不了。”院长被感动了,就派人把担架上的张鸣岐送回了锦州。结果正赶上山火,张鸣岐跳上一辆军车直奔火场,护士喊也喊不住,直至夜里11点多大火被彻底扑灭,他才拖着绷裂了刀口的身躯、穿着血染的衬衫下山……

      当晚,一位外来投资者也在锦州,次日早上被告知,张鸣岐11点50分会见他。这位企业家不禁感叹,好家伙,这是军事家的时间安排啊!他哪知道,张鸣岐每天的工作日程都是以小时排定的。

      会见中,一谈到锦州,张鸣岐就兴奋得“刹不住车”:“加速发展锦州经济,将会在辽宁形成大连、沈阳、锦州三角形经济支撑的格局,发挥三个经济中心的互补作用,对发展辽宁经济具有重大意义。”会见结束的时间也一延再延,从12点20分、12点30分到12点40分,这哪是刚做完手术、又扑了大半夜火的病人啊!

      勤政务实至此,还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呢?

      张鸣岐拼命工作,源于他的人生哲学:多干一份工作,就等于多延长一段生命,“我如果由于拼命工作而使生命缩短,是值得的。”“我这个市委书记就是给大家服务的,就是要为你们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,和你们一起想方设法渡过难关”

      张鸣岐是扛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到锦州赴任的。

      面对着企业经营困境和职工生活困难,省委领导同志临行前的嘱托,无时不在张鸣岐的耳边回响,“要尽快把锦州的经济搞上去,要尽快改变锦州的面貌,要尽快改善群众的生活。”

      向困难低头,那不是共产党人的风格,也不是张鸣岐的性格。一想到省委的重托和锦州人民的期盼,张鸣岐总是热血沸腾:“不尽快改变锦州面貌,就对不起锦州人民。”

      当时,锦州有一条街,两侧遍布国有大中型企业,老百姓戏称为“亏损一条街”。锦州之难,难在企业;尽快把经济搞上去,关键看工业。初到锦州的张鸣岐就下定决心:振兴工业。

      锦州市色织布厂有职工1400多人,欠债5600多万元,张鸣岐就选中它作为“小麻雀”,给身陷困境的企业找出路。

      座谈会上,有人发牢骚说,党还管不管咱工人阶级?您没来之前,我心里一直想,咱咋见不着党的面啦;还有的说,现在厂子已经穷见底了,真觉得无力回天……张鸣岐坚定地说:“现在的困难局面必须得克服,这个坎儿咱得想法迈过去”,“我这个市委书记就是给大家服务的,就是要为你们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,和你们一起想方设法渡过难关。”

      边座谈边考察边思索,张鸣岐不断地给企业鼓士气、出主意:厂领导要出去找市场,这是关键:企业成败取决于有无适销对路的新技术、新产品……

      经过“解剖”多家困难企业,张鸣岐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经济、保证群众基本生活的思路和措施,像实施再就业工程,保障离退休职工生活,对亏损企业主要以“造血”为主,从长计议,破产、兼并、嫁接、合资、拍卖、转产、改造等多种形式一起上。

      直到今天,张鸣岐那铿锵的话语,还震撼着人们的心灵:“现在锦州的形势,需要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都挺起胸膛,再打一场辽沈战役。”

      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工作和任务,都有其阶段性特点,总要有几道必须爬过的坡、必须跨过的坎,敢于担当从来与瞻前顾后、拈轻怕重格格不入。

      如果说为困难企业找出路是张鸣岐改变锦州面貌的一个突破口,那么,关于“解放思想、富民强市”的大讨论,就是振兴锦州经济、提振发展士气的冲锋号。

      到锦州工作了一阵子后,张鸣岐感到,思想解放力度不够是影响制约锦州发展的根本原因,为此,他先给市委常委们出了个讨论题目,“怎样使锦州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尽快形成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”。

      话剧《张鸣岐》编剧白雪生后来分析,张鸣岐就想通过大讨论,激活锦州这片萧条、沉寂了多年的土地,使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。

      张鸣岐的目的达到了。大讨论让全市迅速转变了那种唯书唯上的思维定式和小富即安、妄自菲薄、无所作为的精神状态。虽说一切才刚开始,但锦州人已从那一阵儿紧似一阵儿的脚步声中,窥出了未来的希望。

      顺利的开局,让张鸣岐更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,但一份份有关领导干部违法乱纪的材料也让他深深忧虑:“人民群众能一边举报党的干部贪污腐败行为,一边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不顾身、前仆后继吗?”

      一名局级领导借儿子婚礼大操大办,收受礼金,惹得民怨沸腾;有个干部挪用公款数万元,借给别人从事营利性活动,从中收取贿赂;一名公安干警到饭店吃饭不给钱,手枪往桌上一拍:要钱没有,要命一条……

      张鸣岐被激怒了。他是好人,但不是老好人;他待群众如亲人,他视贪腐如寇仇。

      1994年1月29日,张鸣岐到锦州仅两个月后,市委市政府公开处理个别干部违法乱纪案件,6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,4人被追究刑事责任。会后,锦州市民奔走相告,有人还放起了鞭炮。

      关键时刻,敢于“亮剑”,胸有担当,便会衍生无穷的勇气和力量。

      当时的市委常委、纪委书记陶燕民说,张鸣岐最可敬之处,就是他那共产党员的一身正气。

      还是应了那句话,“打铁先要自身硬”,反腐肃纪,张鸣岐有底气,别人也服气。刚到锦州,他就给自己约法三章:一不吃请,二不应酬,三不搞花架子。

      有“班长”作表率,市委常委们针对当时已经出现的种种不正之风,带头立下规矩:不允许进营业性舞厅,不允许大吃大喝,尽量少参加或不参加开业庆典等礼仪性活动。

      从严治党的责任,张鸣岐始终扛在肩上。“不要让老百姓背后指我们的脊梁骨”

      在外人眼里,张鸣岐的住房一直是个“问题”。

      结婚时,借住岳父母的一间不到11平方米的阴面小屋,一住就是16年。这期间,他的职务越来越高,权力越来越大,家里人口也越来越多,但房子却一直没换。

      在沈阳黎明公司任党委常委时,按规定,张鸣岐可以分得一套三室一厅房子,妻子王桂香也说,孩子渐渐大了,再说,这房子还是父母的,咱还是要个房子吧。可张鸣岐不同意,“厂里还有老少七口住一间房的,我又管分房子,能忍心要吗。”按张鸣岐的逻辑,只要还有人住房有困难,他就没有要房子的资格。

      任沈阳市总工会副主席时,单位分给张鸣岐一套三室房,他让了;调任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,成了“大房管”,可一家四口还是那间小黑屋,直到1987年,任省政府副秘书长一年多以后,由于公务实在太忙,不是夜里回家就是夜里离家,家又远,才在领导安排下,搬到了机关宿舍。

      对自己的房子不上心,对别人的房子却放不下心。任沈阳市委常委、政法委书记时,曾在老山前线蹲过猫耳洞的韩佩云转到地方后房子迟迟没有解决,张鸣岐就三番五次找到市里,终于让韩佩云分到了一套两居室。

      一套房子就是一面镜子,照出了张鸣岐如何用权的原则和立场,也照出了个人利益面前的高风亮节。

      女儿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工作,张鸣岐就坚持鼓励她自己努力,不仅自己不肯帮忙,也不允许别人帮忙:“爸爸的权力是人民给的,是为人民办事的,用来办私事就是假公济私。别人帮忙也不行,那些人和我都是通过工作关系交往的,谈工作可以,办私事不行”。

      给张鸣岐开过车的王师傅说,跟了他3年,除了辛苦,一点光也没沾着,有时也想不通,可比一比他,我什么话也说不出来。

      在张鸣岐的“亲友圈”,有一句话说的特别频,“鸣岐不让”:凡是家里的事,无论大小,他都不让找单位。时间一长,家人、亲友还有身边工作的人,大家也就心照不宣,不找他办事了。

      和做过哈尔滨市区领导的老父亲一样,张鸣岐一辈子没有为办私事动用过公权!严以用权,他堪为模范。

      1994年春天,张鸣岐到凌海调研,临走时当地给司机拿了3斤草莓,说已经付过钱了。张鸣岐回到住地发现草莓,顿时火了:“我再三告诉你不要拿别人的东西,明天我到钢厂去,你顺道把钱给人家送去”。司机送钱回来后,张鸣岐的语气缓和了:“老百姓种点东西不容易,你去拿一点,他去拿一点,什么时候能富起来?不要让老百姓背后指我们的脊梁骨。”

      无所畏惧的张鸣岐就怕老百姓“戳脊梁骨”!他经常对黎明公司时的师傅说,我是咱工人堆里出来的,我要是忘了本,你就敲打我。

      张鸣岐始终牢记着党和人民的培养教育,始终严于律己,保持着廉洁朴素的作风:当时流行的卡拉OK他不会唱,吃吃喝喝他最反感,一线调研从不搞呼呼啦啦、前呼后拥,只有那辆旧吉普拉着他到处跑……

      一位老上级说,张鸣岐工作的岗位多,共事的同事多,认识的领导也多,但他却从没利用过这些资源,搞个人小圈子,拉一己的势力。张鸣岐主张“君子之交淡如水”,搞“五湖四海”,要正直为人。

      正以处心,廉以律己,他以自己的清廉之气,树起了一个清清爽爽的共产党人的形象。

      和张鸣岐共过事的人,都记着他常说的一句话:改革开放,要让群众富起来,共产党员要有后富的思想准备。职务升了,权力大了,这都没有改变张鸣岐舍己为民、勤政为公的初心,他把共产党员的身份、领导干部的权力,完全看成是服务人民的责任、勇挑重任的担当。

      发生在21年前的那场特大洪水,锦州境内没有一名群众伤亡,锦州人民却悲痛万分,他们失去了一位好书记!

      熟悉的老同事说,这不是张鸣岐的一时冲动,而是他共产党员优秀品质的集中反映,他是一个因灵魂而伟大的人。

      多年好友说,张鸣岐的牺牲不是偶然的,他内心非常珍惜党和人民给予他的职位,他觉得作为领导干部,就应该冲到一线。

      和张鸣岐搭过班子的同志说,他有极高的党性,极强的事业心,时时处处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。

      张鸣岐就像一个坐标。在这个坐标系下,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能考量出自己修身、用权、律己和谋事、创业、做人方面是“正”还是“负”,是“向上”还是“向下”。

      21年了,如今,他生前所挚爱的那片土地,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但他始终没有走出人们的记忆,一直作为榜样,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,积极践行“三严三实”,全心全意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。

      进步的是时代,不朽的是精神,张鸣岐式的好干部,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。

      时代呼唤张鸣岐!